日前,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宣布與山河智能、瑞浦蘭鈞能源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圍繞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展開合作。業內人士表示,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景氣度高。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創新高,疊加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,電池回收的經濟價值大幅提升,市場空間將快速釋放。
市場前景廣闊
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,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引發市場高度關注。
“電池的絕大部分材料可以重復利用,目前公司鎳鈷錳回收率已達到99.3%,鋰的回收率達到90%以上。”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日前表示。
東北證券表示,鋰資源供給或長期偏緊,動力電池回收將成為鋰資源供給的重要補充。建立完善的動力電池回收體系,可降低未來我國鋰鈷鎳等資源對海外的依賴度。業內人士預計,到2050年全行業動力電池的一半材料有望來自報廢電池的循環利用。
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2015年開始駛入快車道,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攀升,使得動力電池需求大幅增長,鈷鎳鋰等金屬價格在供需失衡之下上漲。
上海鋼聯數據顯示,今年4月,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觸及50.3萬元/噸,創下歷史新高。7月28日最新報價為47.25萬元/噸,比今年年初上漲近70%,比2021年年初的5.3萬元/噸上漲近8倍。在此背景下,鈷鎳鋰回收的經濟價值大幅提升。
按照動力電池5-7年使用壽命推算,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高潮即將來臨。中信證券預測,2027年全球電池回收行業市場空間將超1500億元。
研究機構EVTank數據顯示,預計2026年國內廢舊鋰電池回收量將達到231.2萬噸。
上市公司加快布局
受益于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,各方資本紛紛涌入該賽道。長江證券研報顯示,2021年,我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達1.07萬家,占企業總量比例高達80%。特別是2021年下半年以來,寧德時代、天賜材料等頭部鋰電公司加速入場。
隨著頭部鋰礦巨頭以及產業鏈相關方入局,今年以來這一賽道愈發火熱。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5月份宣布,布局動力電池回收業務。隨后,贛鋒鋰業進一步加碼。6月29日,贛鋒鋰業與蜂巢能源簽署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》,雙方將在鋰資源布局、鋰鹽供銷、電池回收等方面展開合作。
車企方面,5月25日,寶馬集團宣布與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,將實現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,將分解后的原材料用于生產全新動力電池。
率先布局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的格林美將進一步加碼投資。7月24日,格林美與山河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將共同打造動力和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閉環產業鏈,推動動力電池梯級再利用的商業化;共同打造工程機械用鋰電池的回收服務體系。
另外,格林美與瑞浦蘭鈞能源簽署《關于動力電池綠色循環利用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》,雙方擬在全球范圍共同構建廢舊動力電池及其廢料的回收、資源化、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體系。
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帶動相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。天奇股份預計,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.55億元-1.7億元,同比增長99.08%-118.35%,超過去年全年業績。天奇股份表示,公司聚焦鋰電池循環產業,推動業績同比大幅增長。格林美日前在互動平臺上表示,2022年公司各類動力電池回收及梯級利用的產能將釋放,回收量預計近3萬噸,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全面進入產業化階段,整體毛利水平將穩定維持在20%左右。
處于起步階段
業內人士表示,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,回收體系仍需完善。
東北證券表示,部分報廢動力電池未進入正規渠道,市場存在較多小作坊,工藝簡單粗放,“三廢”排放不合規。申港證券表示,目前動力電池回收定價機制尚不健全,構建穩定的回收渠道是其發展的關鍵。
近年來,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多項動力電池回收政策,推動行業規范發展。今年2月,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的《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》提出,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,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,構建跨區域回收利用體系;推進廢舊動力電池在備電、充換電等領域的安全梯隊應用。
專家表示,我國已經建成1萬多個回收服務網點,初步建立起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體系。未來將進一步健全回收利用體系。
(責編:李瑩瑩)